选琴

钢琴平衡配重技术的误导

发布时间:2023-07-25浏览:2804次 标签: 选琴攻略 试琴心得

在信息漫天飞舞的时代,我们总以为获知了更多,我们听到很多声音,但并不一定都是真理。越容易获得的信息,越是价值不高。我怀念书籍的年代,追求时常会有所得。


偶遇一些年轻朋友,发了一些讨论给我。短视频平台上有销售人员在宣传一个观点:拥有平衡键盘技术的钢琴,无论怎样拨动榔头,与之对应的琴键会纹丝不动;而有的钢琴在拨动榔头后,琴键会下沉,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这种平衡技术是否更有优势?要从钢琴的琴键配重工序说起。

有经验的钢琴技师都知道,现在的钢琴都有琴键配重技术,通过加铅的方法来实现88个琴键键重的均匀统一。琴键手感太重不好,太轻也不行,钢琴演奏中需要多层次的表现,钢琴的这个力度变化也是和电钢琴不同的地方。

钢琴琴键的重量是没有精准固定的标准,每个人对钢琴琴键的触感喜好和要求不同,国内外很多钢琴厂都对自己设计的钢琴规定了钢琴的琴键重量和琴键灵敏度,不同品牌的钢琴琴键重量和灵敏度是不同的。行业内观点普遍认为,欧洲钢琴比日本钢琴手感更重一点,雅马哈的手感较轻,所以更适合流行曲目,而欧洲钢琴更适合古典曲目的表现。

琴键重量会影响音量的范围,琴键越重,榔头作用于琴弦的力量范围越大,表现力则越强。部分初学者喜欢选择琴键轻的钢琴,是觉得这样比较容易弹奏,但专业老师会建议选择琴键较重一点的钢琴,一方面为了锻炼指力,因为在琴键重的钢琴上练习惯了,到了琴键轻的钢琴上肯定可以弹好,但是如果一直在琴键轻的钢琴上练习,到了琴键重的钢琴上,特别是到了三角钢琴上,就可能弹不快,手指会变得十分不灵活,很多效果就弹不出来了。我们应该重视琴键重量对于学琴者的重要性,要根据自己实际的需要选择适中的琴键重量。


欧洲钢琴和日本钢琴的手感不同,其中也和钢琴琴键配重方式有关,这个就涉及到我们开头提及的平衡键盘技术。钢琴琴键配重有两种:逐级配重和平衡配重,欧洲钢琴主要采用逐级配重,日本钢琴则部分采用了平衡配重。而且,雅马哈和卡哇伊等日本品牌的钢琴也并非全部采用这种平衡配重技术。


回到文章最开始,为什么拨动榔头,与之对应的琴键会不动呢?

我们拆开钢琴会发现不同之处:使用了平衡配重的钢琴,琴键加铅的位置不一样,它们的加铅位置后移到了琴键木条的尾部,琴键木条也会长一点。

平衡配重技术是一个特点,但并不是优势,拿来作为销售噱头,有点过了。

我们来看欧洲品牌,斯坦威、贝希斯坦、佩卓夫,这些品牌公认比日本品牌更好,可并没有使用这种技术。即便是日本雅马哈,也没有在全部系列的钢琴上使用这种平衡配重技术。这些情况我们技师圈子里也作过讨论,很多立式钢琴也能调成这种平衡配重技术的效果,但钢琴的手感音色是要看整体的协调,榔头、机芯、琴键三级联动,缺一不可。日本钢琴在钢琴发展和普及化上的确有一定影响,但钢琴起源于欧洲,最顶级的技术还是要看欧洲钢琴。

日本钢琴的今天是中国钢琴的明天。据说珠江也在旗下pearlriver品牌的一些118钢琴上使用了这个技术,其品质定位和售价也并没有提高多少,而珠江的高端品牌恺撒堡的产品并没有采用这种技术。



扫描钢琴书二维码,获取更多干货爆料与服务。

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5春夏演出季,深圳音乐厅
台湖舞美艺术中心

一周热门文章

最新招聘

最新入库品牌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账号:
钢琴书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