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央音博导——杜泰航教授莅临大立钢琴艺术学校讲学

发布时间:2020-12-09浏览:4865次 标签: 名师观点


人物简介

杜泰航教授,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钢琴主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杜泰航生于音乐家庭,六岁开始学琴,十一岁进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赵屏国教授、李其芳教授等。十六岁举办自己的第一场独奏会。1992年赴欧洲,期间荣获两个瑞士全国比赛第一名。1994年获荷兰海牙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及新作品奖。1997年在苏黎世举行的Geza Anda国际钢琴大赛中获特别奖。

 

杜泰航的音乐足迹遍布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厅和音乐节。他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Konzertgebouw,瑞士苏黎世的Tonhalle,北京的保利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等著名音乐大厅中举行独奏音乐会。在德国Schleswig_Holsten国际音乐节,Forum Feldkirch, dem Bodenseefestival, 奥地利的Bregenzer FestspielenAllegro-Vivo Festival, 意大利asiago国际音乐节等著名的国际音乐节上受邀进行演出。他的演奏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和听众的一致好评,展现了中国钢琴家的魅力与风采。

 

杜泰航还多次与国内外著名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如Tonhalleorchester Zuerich(苏黎世音乐厅交响乐团)Nordhollandisch Philhamonic(北荷兰交响乐团)Philharmonisches Orchester Brno(捷克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澳门交响乐团等。德国、瑞士、丹麦、日本、中国国家电台和电视台多次对他的演出进行录音录像及播放。2001年杜泰航在继续国内外演出活动的同时,接受了母校——中央音乐学院的邀请,返回母校任钢琴系任教,现任钢琴系主科教研室主任。中国爱乐乐团特地举办了《杜泰航钢琴协奏曲专场音乐会》,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举办了《华人乐坛精英音乐会》,做为对他回母校任教及定居北京的欢迎。

 

此外,杜泰航为了普及钢琴音乐,让更多的听众可以享受钢琴带来的美好世界,多次录制CDVCD等。在2002年由环球音像出版社出版VCD《杜泰航钢琴独奏会》,2003年由普罗艺术出版社出版CD《从巴赫到平湖秋月》,2005年由中国音乐家出版社出版CD《爱情与舞蹈》。 在2008年,杜泰航演奏并亲自执导的CDDVD多媒体作品《风景和美酒》在德国波登湖音乐节上和中国国家大剧院音乐大厅带银幕演出,获得极大反响。2009年,杜泰航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与欧洲顶级的爵士音乐家Christian Maurer等联合举办“杜泰航与C_Jazz”音乐会,展现出他在现代音乐上的独特魅力。2011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杜泰航的现场专辑《路·结晶》。同年杜泰航担任创意总监,策划编导了春节期间国家大剧院音乐大厅的新型情景音乐会“纯美与狂欢”。

 

 

 

 

 

杜教授以一个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开场,讲述了协奏曲演奏时独奏者与指挥和乐队成员之间的一些礼仪,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同学们说明了“礼”和“乐”之间的联系,诠释了“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的道理。随后,杜教授开始“望,闻,问,切”,对每一位上台弹奏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在第一首作品李斯特《彼得拉克十四行诗 104号》的讲解中,杜教授首先通过作品引子部分小二度进行的音程方式,启发学生感悟和体会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纠结与渴望,爱与痛苦——“辽阔的天际纵我翱翔,冰封的大地却束缚我的翅膀;我将整个世界拥入怀中,却不曾得到世间些许分毫;爱情不赐予我死,却又不放我生;我渴望着毁灭又祈求着救赎;我陷于这般境地,都是为了你啊,我心爱的姑娘!”

 

 

 

 

第四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 Op.111》,杜教授依次为同学们演奏了之前的几首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Op.101Op.109Op.110,以此来引发大家对Op.111这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的思考。在前几首作品中,作曲家对乐曲主题和开篇的创作已经逐渐趋于平和,旋律线条也变得抒情而动听,这种改变相比较作曲家中期充满斗争性的作品而言是很明显的。彷佛贝多芬更加认同了舒伯特如歌动听的音乐特质。或许是人到了晚年,知了天命,心态平和了,与世无争。本以为作曲家会以这样的方式,给自己的所有钢琴奏鸣曲画上一个句号,但谁知深藏在他心中的理想国的愿望重新涌上心头。

 

在这首Op.111中,作者在乐曲一开始便已刺耳的不和谐音程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这是他一直在追求的五湖四海皆兄弟,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世界大同——但却未能实现的崇高理想。在经历了第一小节前三拍愤怒的呐喊之后,音乐在第四拍上逐渐沉寂,虚弱下去,这种虚弱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小节的前两拍,然后那种不屈的怒吼再次出现。可是,这样的力量依旧没有维持很久,到了本小节最后一拍时,又再次力不从心。这样的音乐形态周而复始的多次出现于作品当中,形象的描绘出了英雄暮年,亢龙有悔的心态。

 

杜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忠实的按照原谱弹奏的重要性,指出不要为了做而做,谱面上所写的一切,本身就传达了作曲家的意图,我们演奏者需要忠实的去再现作曲家的意图。

 

 

 


扫描钢琴书二维码,获取更多干货爆料与服务。

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5春夏演出季,深圳音乐厅
台湖舞美艺术中心

一周热门文章

最新招聘

最新入库品牌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账号:
钢琴书

公众号二维码